samanthayunghk生活中練習靜觀14.4.2022 很多人以為靜觀修習等於靜坐,又或者只是在靜態中進行。其實靜觀亦包括一些活動性的練習,例如靜觀瑜伽、伸展和步行等等,在每一個動作中保持着專注覺察,練習與身體重新連繫。 靜觀瑜伽與坊間瑜伽的主要分別在於過程中的覺察,我們學習如何好奇地覺察身體的感覺在每個動作...
samanthayunghk慈心16.4.2020 晴報 疫情下,世界各地難免瀰漫着恐懼、焦慮、迷惘、無助和哀傷等情緒。當我們面臨威脅時,腦袋選擇性地聚焦負面的事情。若我們把焦點擴闊,便不難發現在恐懼和紛亂當中,同時充滿着各種美善。 有人自發為有需要的朋友送上防疫物資;有人替家中檢疫人士購買每日所需;有人...
samanthayunghk在紛亂中 尋回內心的平安9.10.2019 晴報 「你不能叫海浪停止,但卻可以學習衝浪。」這是有關靜觀的書籍經常引用的句子。據靜觀老師Jack Kornfield說,這句子來自一張70年代的海報,海報上一位印度靈性導師穩定地在一塊滑浪板上以瑜伽的一個式子–樹式–在巨浪中站立着。...
samanthayunghk靜觀-活在當下的智慧28.1.2019 教協報 專業分享 ■ 翁婉雯博士 香港教師的壓力與日俱增。去年一項由教協聯同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進行的教師工作壓力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約1,800名教師中,超過八成感到頗大或極大工作壓力,近三成在調查進行前兩星期曾出現中度至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包括情緒...
samanthayunghk帶著覺察靜心溝通12.12.2018 晴報 大家有否意識到自己的慣性溝通模式呢?溝通過程中,我們容易受到過往的經歷、觀念或當下的情緒影響,陷入慣性的自動反應模式。這些自動反應可能在不知不覺間破壞我們珍惜的關係。 其實,溝通過程不如我們想像般簡單直接。從我們的感觀接收對方的信息到作出回應之間...
samanthayunghk睡眠與靜觀10.10.2018 晴報 我早前的文章《靜觀與睡眠》提及靜觀修習有助減壓及安定思緒,從而改善睡眠。近日有研究顯示,為期21日的靜觀自學計劃,令參加者的嚴重失眠程度下降33.4%。此外,要應對睡眠問題,心態亦很重要。「靜觀減壓課程」創辦人喬‧卡巴金教授提出七個靜觀修習基本態...
samanthayunghk靜觀與睡眠15.8.2018 晴報 相信很多人都試過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若此情況只是偶爾發生,沒有影響你的情緒、健康和日常生活,那便毋須太擔心。但若失眠已變成常態,並影響到你的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你便需要正視了。 壓力是失眠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但睡眠問題自身亦會帶來壓力。相信...
samanthayunghk靜觀-活在當下8.11.2017 晴報 美國麻省大學醫學院靜觀中心和著名的「靜觀減壓課程」創辦人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把靜觀(Mindfulness)定義為「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留心當下此刻而升起的覺察,藉以了解自己,培育智慧與慈愛」。簡單說,即清晰而專注地如實覺察...
samanthayunghk靜觀生活19.7.2017 晴報 「靜觀」(Mindfulness)是指有意識地、不加批判地、清晰而專注地覺察當下發生的事物和我們的反應。當我們時刻帶着覺察,對自己當下的思想、感覺和行為有更清晰的了解,我們便能夠更適當有效地作出回應。觀呼吸、靜坐、瑜伽、身體掃描等靜觀練習有助提升覺...
samanthayunghk靜觀減壓14.8.2009 Recruit Bonnie剛接到升職喜訊不足1星期,一向緊張的她,感到高興之餘,也為此擔心得晚晚失眠。同事和友人均大感不解。Bonnie為公司拼搏多年,向來渴望升職,去年更因不獲晉升而良久不能釋懷,更一度自怨自艾,變得情緒低落,失去了工作動力,好不容易...